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4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者49例纳入术中压力性损伤组,将未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者351例纳入无术中压力性损伤组,对神经外科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并选取2022年2月至2022年9月收取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06例应用该模型,检验其应用效果。结果:在4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术中压力性损伤组患者占12.25%(49/400),无术中压力性损伤组患者占87.75%(351/400)。单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压力性损伤组年龄、体重指数、白细胞计数、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前等待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低体温、外力作用、手术体位与无术中压力性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重指数、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低体温均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出现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均P<0.05)。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χ2检验结果为χ2=2.984,P=0.713;采用ROC曲线检验结果表明:曲线下面积为0.821,灵敏度为0.983,特异度为0.876。结论:年龄、体重指数、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低体温均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出现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通过建立风险预测模型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高危患者,以便做好有效措施减少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
单位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