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胶体用于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冬梅; 朱立宏; 郎淑慧; 徐向辉; 常业恬
来源: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1(04): 456-458+470.
DOI:10.3969/j.issn.1674-6309.2009.04.013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人工胶体液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时对围术期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ASAⅠ~Ⅱ级择期肝胆、食管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I组,n=15),6%羟乙基淀粉组(HAES,II组,n=15)和聚明胶肽组(III组,n=15)。II组和III组于术前1h分段实施AHH联合尼卡地平降压,术中均连续监测MAP、HR、SPO2、CVP,分别记录血液稀释前(T0)、诱导后3min(T1)、诱导后10min(T2)、稀释后15min(T3)、术毕(T4)上述指标,并于稀释前、稀释后15min,术毕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计量术中尿量、输血量、出血量。结果II组和III组输血量少于I组,而尿量多于I组(P<0.05),AHH前后血流动力学稳定;与T0比较II组和III组Hb、Hct、Plt及Fib显著降低,稀释后与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毕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在AHH后明显延长(P<0.05),但基本都处在正常范围,且术毕基本恢复术前水平。PTT在AHH后各时点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HAES与聚明胶肽均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的容量替代治疗,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