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人与煤工尘肺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比较

作者:靳清汉; 李庆海; 谢少华; 孙朝阳; 鲁文清; 杨磊; 刘爱林
来源: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12): 1479-1481.
DOI:10.3321/j.issn:1001-0580.2008.12.032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用于煤尘致肺早期损伤监测和煤工尘肺病况判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某煤矿64名煤矿工人(掘进工34人作为煤尘高暴露组,采煤工13人作为中暴露组,辅助工17人作为对照组)、45例煤工尘肺患者(Ⅰ期23例,Ⅱ期19例,Ⅲ期3例)。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的水平及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CV%)。结果与辅助工比较,掘进工、采煤工血清SOD、CAT、MDA水平及VC、FVC、FEV1和FEVI/FCV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煤矿工人比较,Ⅰ期、Ⅱ期煤工尘肺患者血清CAT减少(P<0.01,P<0.01);Ⅰ期煤工尘肺患者VC、FEV1、FEV1/FVC、Ⅱ期煤工尘肺患者VC、FEVl及Ⅲ期煤工尘肺患者FEV1均降低(P<0.05,P<0.01,P<0.05,P<0.05,P<0.01,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AT、SOD水平与VC、FVC、FEV1均呈正相关(n=109,P<0.05)。结论血清CAT、SOD有可能作为煤尘致肺损伤监测的辅助指标和煤工尘肺病况判断的参考指标,但能否应用于煤尘致肺早期损伤监测,尚不能给出肯定的结论。

  • 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