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说《西游记》中已经透露出早期故事版本中的齐天大圣更为邪恶。宋人巫鬼文化中是阴森恐怖的妖猴,道教文化体系中则生出法力强大、偷盗奸淫无所不至的齐天大圣。至妖猴形象与"西游"故事中的猴行者融合后,佛教文化令其有了赎罪的契机。明代《西游记》时世俗文化占据主流,孙悟空的形象更趋净化,它的身上也添加了文人傲骨、雅谑童心还有尊师济世等精神品格。孙悟空性格演变史中"改邪归正"之迹甚明,在不同时代的文本之中所承担的文化使命或文化基因大相径庭。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