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庄183井区延长组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实验对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研究;结合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开展基于分形理论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通过分析全孔径分形维数(宽喉道分形维数D2,窄喉道分形维数D4)与矿物含量和孔隙结构参数的关系,明确了D2和D4的控制因素,认为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和喉道类型多样,主要发育残余粒间孔、长石溶孔和微孔隙群,喉道以片状喉道和管束状喉道为主,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分形维数拟合曲线相结合可用来表征全孔径分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孔喉分布差异显著,非均质性强.全孔径分形维数D2和D4能更有效地表征孔隙结构非均质性;D2越大,宽喉道越发育,使孔隙常具有较好的连通性,致密砂岩储层具有较好的渗流能力;D4越大,高度不规则的微纳米级喉道越发育,导致孔隙结构复杂,使致密砂岩储层的物性变差,同时不利于油气渗流;D2和D4主要受黏土矿物含量、钾长石含量、平均喉道半径、排驱压力和迂曲度的综合控制.通过对比常规0.12μm处拼接表征全孔径孔喉分布与基于分形维数拼接点表征全孔径孔喉分布两种方法,基于分形维数拼接点表征全孔径孔喉分布更合理.根据孔喉组合类型、孔喉大小和分布以及分形维数特征,将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划分为4类,分别为大粒间孔-宽片状喉道、小—中粒间孔-窄片状喉道、粒内孔-窄片状喉道和微孔-极窄片状喉道组合.
-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