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血流感染的病原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感染控制选择抗生素治疗提供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2022年住院新生儿血培养标本结果,通过常规方法培养、分离、鉴定血培养阳性细菌,MIC方法测定药物敏感性,分析致病菌株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 2018—2022年住院新生儿共送检血培养标本2 862份,阳性标本69例,新生儿血培养5年平均阳性率为2.41%。69例血流感染阳性患者,其中单一致病菌感染66例(95.65%),3例为复数致病菌感染(4.35%),共分离菌株72株;分离的革兰阴性菌38株,革兰阳性菌30株,真菌4株;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多,分别占22.22%和16.67%。主要的革兰阴性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特别是头孢菌素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对阿米卡星完全敏感。革兰阳性菌检出以表皮链球菌和溶血链球菌为主,分别占15.28%和13.89%。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和苯唑西林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未检测到万古霉素耐药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阳性新生儿分离出4株真菌(2株白假念珠菌,1株曲霉菌和1株热带假丝酵母菌)。4株真菌均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敏感,1株白假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1株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敏感,其余3株耐药。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新生儿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对多种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了解细菌病原体的分布和耐药性对于指导抗生素的合理选择,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院内感染至关重要。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