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疾病,是导致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主要病因。乙型肝炎的治疗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抗病毒/免疫调节联合治疗方案的优化使得HBV感染的治愈成为可能,但是HBV的功能性治愈率仍然很低。肝细胞核内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cccDNA)的稳态水平是HBV持续感染和久治不愈的根源。现有的治疗方案不能作用于cccDNA,而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直接对基因组DNA进行剪切和编辑,在HBV感染的治疗研究中已经显示出较好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基因编辑技术在抗HBV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包括锌指核酸内切酶、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和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 Cas)系统。
-
单位十堰市太和医院; 湖北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