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毛管间距与种植密度互作对棉花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研究毛管间距与种植密度最佳组合,改善群体结构,提高棉花产量。【方法】采用1膜3行76 cm等行距机采种植模式,选用新陆早61号为材料,裂区设计,主区设毛管间距:1膜2管3行、1膜3管3行,每种毛管配置下设3个株距配置为6、8和10 cm。测定不同生育期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叶倾角(MLA)、冠层开度(DIFN)、透光系数(TC)、产量等指标。【结果】同一株距下,1膜3管处理较1膜2管株高增加1.4~3.6 cm,同一毛管间距下,D8处理较D6处理高7.6~9.3 cm、D10处理较D8处理高1.8~2.3 cm;盛蕾后,I3D8处理LAI与MLA保持了较高值,较D6处理明显增加了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皮棉产量最高。【结论】盛蕾后,D8处理能较好的调节棉花群体密度与个体发育的矛盾,保持了较高的LAI与MLA,是保证一定种植密度条件下,提高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