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参数组合电针对神经病理痛的镇痛效应及相关机制探索,筛选出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最佳参数组合。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2 Hz电针组、100 Hz电针组和2/100 Hz电针组。采用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的方法建立大鼠神经病理痛模型。用电针干预大鼠患侧"足三里"和"昆仑"穴,于造模前,造模后24 h,治疗后第1、3、5、7、9、10天检测大鼠右后足PWTs。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脊髓背角(SCDH)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结果各时间点,2 Hz电针组大鼠痛阈均高于M组(P<0.05);电针治疗后第3、5、7、9天,2 Hz电针组大鼠痛阈均高于100 Hz电针组(P<0.05);电针治疗后第3、5、7天,2 Hz电针组大鼠痛阈高于2/100 Hz电针组(P<0.05);各时间点,2/100 Hz电针组大鼠痛阈高于M组(P<0.05);电针治疗后第3天,2/100 Hz电针组大鼠痛阈高于100 Hz电针组(P<0.05);电针治疗后第1、7、9、10天,100Hz电针组大鼠痛阈高于M组(P<0.05)。各电针组大鼠脊髓背角PGE2含量均低于M组和N组(P<0.01)。结论不同参数组合电针均能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但不同参数组合电针镇痛效果有所不同,以2 Hz频率电针最佳。
-
单位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