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2005—2019年重庆市北碚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该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9年北碚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及暴发疫情特征进行分析,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05—2019年北碚区共报告流腮病例6 076例,平均发病率60.23/10万。2005—2009年、2010—2014年和2015—2019年流腮发病率分别为58.24/10万、86.10/10万、34.96/10万。发病高峰出现在5月和12月,病例以5~14岁儿童(73.42%)和学生(72.99%)为主。在3个时期5~9岁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儿童,其中2015-2019年发病率478.73/10万,较2005—2009年下降36.77%。3个不同时期,0~4岁、5~9岁病例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1,P=0.001 7;χ2=8.99,P=0.011 2)。学生病例在2005—2009年占76.58%(1 331/1 738),2015—2019年下降至66.74%(927/1 389),其构成比在3个不同时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5,P<0.001)。15年中出现暴发疫情35起,病例占总数的28.26%,在小学和农村最多见。结论 2005—2019年期间北碚区流腮发病率和暴发疫情先升后降,持续实施1剂次麻腮风疫苗(MMR)接种后,5~9岁儿童发病水平明显下降,但保护效率不足,建议提高两剂次含流腮成分疫苗接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