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845年,布鲁克农庄决定将原先超验主义性质的个人联合体改组为傅立叶主义的法朗吉。这一改变一方面是因为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描绘了美好的未来,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农庄面临着巨大的现实经济压力。由于种种原因,农庄起初不得不在薄弱的经济基础上强行启动,此后又因缺乏生产劳动和管理经验,加上土质沙化严重,经济困境进一步加剧。为了换取美国法朗吉联盟的资金支持,农庄被迫转型,由此引发了个人主义和社团主义的观念冲突,造成了内部手工劳动者和知识阶层的矛盾对立,并最终导致了这一“文学乌托邦”共同体的分化瓦解。这种个人与社团“不自然的联合”是包括布鲁克农庄在内的数十个美国乌托邦社团走向失败的根本原因:在贸易和金钱交易成为主导模式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这些实验者依然幻想通过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田园农耕状态来实现个人的道德完善和社会改进。不过这一尝试本身代表了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以及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