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高浓度氧致新生鼠肺损伤时肺表面活性蛋白C、D(SP-C、SP-D)以及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方法生后24 h内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空气组常规饲养,高氧组置常压高氧箱内吸入浓度为90%的氧;两组分别于实验第1、3、7、10、14天,取8只新生鼠的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并观察其病理变化,采用末端标记法检测肺上皮细胞凋亡率。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SP-C、SP-D。结果空气组新生鼠随日龄增加肺泡逐渐形成,形态规则,大小均匀;高氧组新生鼠随日龄增加肺泡数量逐渐减少,小血管扩张,出血增多,间质细胞增多,肺组织水肿。空气组新生大鼠BALF中的SP-C随日龄增长逐渐降低;高氧组第1天SP-C低于空气组,第3天SP-C高于空气组,第7天达高峰,第10天SP-C的含量开始下降,第14天下降更加明显。空气组SP-D的含量随日龄的增长亦逐渐降低;高氧组第1天SP-D的含量与空气组无明显差异,第3天SP-D的含量开始增加,第7天达到峰值,第10天SP-D的含量开始下降,第14天下降显著。结论长期吸入高浓度氧抑制肺泡发育,随吸入高浓度氧时间的延长,肺上皮细胞凋亡率增加,肺组织中SP-C、SP-D先增高后下降。
-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