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人体膝关节半月板体部及后根部损伤类型的研究,探讨关节镜下缝合联合关节腔内注射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在半月板损伤治疗中的价值,并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因半月板体部及后根部损伤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9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二组:其中关节镜下缝合联合关节腔内注射prp47例设置为prp组,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47例设置为缝合组。二组均接受门诊及电话随访12个月,在最后一次随访时利用Lysholm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IKDC2000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并观察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优良率。结果术后12个月,PRP组末次随访时Lysholm总评分(94.04±7.55)分高于缝合组(89.17±7.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AS术后评分PRP组(1.00±0.00)分与缝合组(1.55±0.50)分相比,PRP组显著改善(P <0.05)。IKDC2000评分PRP组随访时(86.89±1.78)分与缝合组(85.26±1.66)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膝关节活动度PRP组(135.60±4.35)分较缝合组(124.98±6.85)分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PRP组的优良率(87.50%)和缝合组优良率(85.11%)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联合术后关节腔内注射富含血小板血浆,有效闭合撕裂缘之间距离,有效促进缝合术后半月板的愈合,在膝关节疼痛及活动度的改善方面作用显著,治疗方法及术后治疗效果可靠。
-
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