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UC及IBS-D患者粪便中FC及血液中PCT的水平,探索FC、PCT诊断UC、IBS-D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UC患者(缓解期UC 20例;活动期UC全结肠型20例;活动期UC部分结肠、直肠型20例) 60例,IBS-D患者3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 30例。留取受检者粪便5~10 g,进行ELISA检验。空腹8 h后于次晨取静脉血5 mL,用罗氏701生化分析仪测定PCT。结果 UC组FC水平显著高于IBS-D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IBS-D组F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FC与UC内镜下分期高度正相关(rs=0. 806)、与累及范围正相关(rs=0. 593)。UC组PCT水平显著高于IBS-D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IBS-D组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PCT与UC内镜下分期呈正相关关系(rs=0. 720)、与内镜下累及范围无显著相关性(P> 0. 05)。结论 FC在UC与IBSD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可作为一种临床上诊断和鉴别UC、IBS-D的辅助指标; FC可作为监测患者治疗期间UC活动、缓解情况的辅助指标;可作为评估活动性UC累及范围的参考指标。PCT在UC与IBS-D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临床意义,但对于活动性UC、累及范围无显著相关。

  • 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北京市健宫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