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深圳市门诊患者和健康人群常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现状,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1-12月,收集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门诊就诊者的血清,同时按照整群随机抽样原则收集健康人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华支睾吸虫、并殖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猪囊尾蚴、棘球蚴和裂头蚴等6种常见食源性寄生虫的血清特异性抗体,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来分析人群血清学特征。结果收集门诊患者312人的血清,6种食源性寄生虫的总阳性率为24.35%(76/312),华支睾吸虫、并殖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猪囊尾蚴、棘球蚴、裂头蚴血清抗体阳性率依次为12.01%(311258)、6.98%(16/229)、6.19%(13/210)、8.75%(21/240)、5.37%(11/205)、9.20%(23/250)。男性血清抗阳性率为27.33%(44/161)高于的女性的21.19%(32/151),性别间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χ2=1.593,P>0.05);门诊患者中不同年龄组表现了不同的血清阳性率,最高血清阳性率的年龄组分布在2150岁,高于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年龄组,但不同年龄组血清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χ2=4.376,P>0.05);同时收集健康人群血清500人份,总阳性率为8.80%(44/500),华支睾吸虫、并殖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猪囊尾蚴、棘球蚴、裂头蚴血清抗体阳性率依次为2.80%(14/500)、1.60%(8/500)、2.00%(10/500)、2.40%(12/500)、1.80%(9/500)、2.20%(11/500),男性血清阳性率9.67%(25/258)高于女性的7.85%(19/242),性别间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χ2=0.526,P>0.05);健康人群中不同年龄组表现了不同的血清阳性率,最高血清阳性率的年龄组分布在2150岁,高于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年龄组,不同年龄组居民血清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χ2=-8.625,P<0.05)。深圳市门诊患者食源性寄生虫的阳性率高于健康人群的平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928,P<0.05)。结论深圳市门诊患者食源性寄生虫血清阳性率高于健康人群感染的平均水平。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是深圳市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广泛宣传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继续倡导健康饮食行为。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