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9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153例慢性肝病住院患者的血清作为试验组,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技术检测患者的25(OH)D水平,以同院体检中心300例健康人作对照组。试验组分为非肝硬化组、肝硬化组(Child-Pugh A、B、C级)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各变量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153例慢性肝病患者正常(≥30 ng/ml)、不足(2030 ng/ml)、缺乏(1020 ng/ml)及严重缺乏(<10 ng/ml)的比例分别为20.3%、22.9%、35.9%、20.9%。肝硬化组25(OH)D缺乏及严重缺乏的比例(41.7%、25.0%)明显多于非肝硬化组(27.5%、12.5%)及PBC组(23.5%、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6118.474,P=0.0010.012)。肝硬化组25(OH)D水平为(18.58±12.48)ng/ml,低于非肝硬化组(23.78±11.81)ng/ml及健康对照组(25.69±12.3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9、0.001)。肝硬化组以Child-Pugh分级分组,C级25(OH)D水平明显低于A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慢性肝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普遍降低,其中肝硬化患者降低明显重于非肝硬化患者,尤其以Child-Pugh分级C级降低最为严重。
-
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