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先秦时期,儒家对于义利之辨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辨析。儒家肯定利益的合理性,指出义与利是君子和小人的重要分界,利是天下人的利,而利则是个人的私利。儒家提倡义以为上,反对见利忘义、以义求利,在极端情况下倡导舍生取义。《一笠庵四种曲》多层面地呈现了儒家义利之辨的内涵。《一捧雪》表现了舍生取义和忘恩负义的两种人生选择;《人兽关》力图回应"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的命题;《占花魁》揭露了乱世之中小人的见利忘义;《永团圆》凸显了闺门烈女义以为上的气概。
-
单位中国戏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