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缺血性心脏病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约为40%,同时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由于局部缺血导致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减少,引起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凋亡和坏死[2]。缺血后及时恢复血流供应,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这样同时会导致缺血再灌住损伤。缺血和再灌住损伤导致的细胞死亡均会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2]。炎症反应对于坏死细胞和组织的清除是必要的,但同时会引起损伤组织的不适当修复,以及瘢痕组织的形成[3],因此需
-
单位解放军303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