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环境治理悖论的出现直接指向于政策执行偏差。文章立足于生态环境部重点监控的61个城市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构建"组织-主体-过程"的分析框架,讨论组织资源禀赋、目标清晰度、政治压力、执行响应、公众诉求、执行难度和控制激励等条件变量的不同组合,对大气环境政策执行偏差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所有单一条件变量的一致性均小于0.9,表明这些因素并不构成大气环境政策偏差的必要条件。通过多变量组态分析,得出大气环境政策执行偏差发生的七条路径,并根据布尔最小化算法,总结出主体型偏差、结构型偏差、框架型偏差3种典型模式。其中,公众诉求不出现是所有路径的核心条件,而组织资源禀赋不强、政治压力小、执行难度高等条件,则是大气政策执行偏差发生的重要诱发要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