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钱山漾文化弧背鱼鳍形足垂腹鼎、细长颈鬶等陶器的发现可早至20世纪50年代,以往的研究多认为它们是良渚文化遗存。2000年之后,在广富林遗址及钱山漾遗址第三、四次发掘成果的基础上,钱山漾文化被正式命名[1],并确定其年代介于良渚文化与广富林文化之间,主要分布于包括苏南、上海、浙北在内的杭州湾两岸[2]。在近年的田野考古工作中,以侧扁足陶鼎为代表、年代晚于良渚文化晚期的一类遗存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关于其性质归属,学界尚存在不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