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究不同程度林火干扰对油松(Pinus tabuliformis)针叶次生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灾后油松针叶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山西省药林寺森林公园不同程度林火干扰后的油松次生林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在调查研究样方中共记录到维管植物38种,在不同程度林火干扰下物种种类表现为对照(CK)>重度>中度。(2)乔木层的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与灌木层的α多样性指数在重度林火干扰后与CK相比显著升高;草本层的变化规律与灌木层相反。(3)样地群落稳定性表现为:中度>CK>重度。(4)在重度林火干扰后0—10cm土层中的含水率、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与CK相比显著升高35.42%、102.89%、29.41%、21.67%、48.50%,10—20cm土层中的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CK相比显著降低54.17%、28.94%、7.47%、1.74%、14.13%。(5)冗余分析结果表明:0—10cm土层中全氮、碱解氮、全磷及10—20cm土层中全氮、碱解氮、含水率能够更好的解释乔、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差异。林火干扰后繁殖能力较强的物种占据优势种的地位;中度林火干扰使植被群落结构更具有稳定性;0—10cm土层与10—20cm土层中的含水率、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在林火干扰后显著增加,而全磷、全钾含量显著降低;在修复火灾迹地时,可通过调节对于物种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的土壤环境因子(如氮与磷)来促进林下植被群落的生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