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非共面射野与共面射野计划在胃癌静态调强中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放疗计划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黄冈市中心医院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胃癌患者36例,每名患者均设计A、B 2组计划,A组采用7野共面技术,B组采用7野非共面技术,比较A组和B组优化后机器跳数、危及器官和靶区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A、B两组计划均能满足医生要求,B组靶区均匀性指数HI(0.14±0.02)和适形度指数CI(0.98±0.01),靶区Dmin(4 315.21±16.74) cGy、Dmean(4 679.28±28.39) cGy和Dmax(4 952.30±33.26) cGy均优于A组,且B组机器跳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左右侧肾脏Dmax、Dmean、V15、V20和V30均低于A组,脊髓的Dmax(3 408.57±46.03) cGy、Dmean(1 250.32±14.27) cGy和V20(44.91%±6.67%)以及小肠的Dmax(3 408.57±46.03) cGy、Dmean(1 720.55±17.42) cGy、V20(25.31%±7.78%)和V30(18.52%±1.56%)也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非共面射野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保护上更优,计划设计过程中可以更多的考虑非共面布野技术。
-
单位长江大学; 黄冈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