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在儿童脑瘫疾病中,康复治疗方法可使患儿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智力提高,但由于该项护理模式太过依赖康复治疗人员,且多为被动康复训练,患儿较欠缺自主性的有效锻炼,因此易导致患儿在受到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出现相关负性情绪,甚至抵触行为,从而对其康复疗效产生影响[1]。引导式康复护理更加注意训练的主动性,可将患儿视为运动训练的中心,围绕其开展具有系统性的相关训练,更有利于将其康复训练的主动性激发出来,使其保持较高的训练兴趣与状态,使其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有效提高[2]。本文探讨引导式教育理念在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
单位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