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TET)术前18F-FDG PET/CT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病理分型及Masaoka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9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学结果证实的40例TE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例、女性26例,年龄32~79岁。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前18F-FDG PET/CT显像资料,测定病灶的SUVmax。参照WHO(2015) TET病理分型将TET患者分为低危型胸腺瘤(A、AB、B1型)、高危型胸腺瘤(B2、B3型)和胸腺癌(C型)3组;采用Masaoka分期标准将TET患者分为Ⅰ期、Ⅱ期和Ⅲ期3组;将TET患者分为胸腺瘤(包括低危型胸腺瘤和高危型胸腺瘤)和胸腺癌2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SUVmax和曲线下面积(AUC )。3组间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2组间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低危型胸腺瘤11例(A型1例、AB型4例、B1型6例),高危型胸腺瘤15例(B2型10例、B3型5例),胸腺癌14例。Masaoka分期:Ⅰ期8例,Ⅱ期17例,Ⅲ期15例。低危型胸腺瘤、高危型胸腺瘤和胸腺癌的中位SUVmax分别为3.78、5.21和10.44 ,3组间SUVmax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16 ,P<0.01);组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88、-3.928、4.106,均P< 0.01)。Ⅰ期、Ⅱ期、Ⅲ期的中位SUVmax分别为3.74、5.14、10.08,3组间SUVmax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95 ,P<0.01),组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80、3.679、-3.644 ,均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AUC为0.953 (95%可变区间:0.891~1.000,P<0.01);SUVmax=6.81是鉴别诊断胸腺瘤与胸腺癌的最佳临界值。结论 18F-FDG PET/CT的参数SUVmax与TET的WHO病理分型及Masaoka分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为临床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参考。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