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山西省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空间分布特点,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2月山西省手足口病患者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和χ2检验分析HFMD的流行特征,使用Arcgis 13.0分析HFMD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 2017-2020年山西省累计报告HFMD10 180例,逐年发病率分别为9.85/10万、7.71/10万、7.04/10万、2.99/10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HFMD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中2017-2019年呈“高峰-次高峰”分布,发病主要集中在6-7月(合计3 919例)和10-11月(合计1 402例);2020年呈“单峰”分布,只集中在10-11月(合计554例)。HFMD报告病例中男性5 875例,女性4 305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36∶1。HFMD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86.18%(8 773/10 180),尤其是1~3岁的散居儿童(P<0.01)。2017-2020年山西省HFMD肠道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6.61%(2 428/3 645)、59.42%(1 703/2 866)、63.49%(1 666/2 624)、64.78%(677/1 045),均超过或接近60.00%。其他肠道病毒和CVA16已成为山西省HFMD病原的主要型别,病毒混合感染的病例较少。2017-2020年HFMD发病人数较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山西省中部,如太原市、晋中市、临汾市和长治市,北部地区发病人数较少。结论 2017-2020年山西省HFMD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和人群差异,引起HFMD流行的主要病原型别为其他肠道病毒和CVA16,应加强对高发季节、重点区域和高危人群的防控,有效遏制疫情扩散。
-
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