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平衡剖面编制、构造物理模拟等综合研究,认为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具有垂向分层、走向分段变形特征。垂向上以T3地震反射层为界划分为深、浅两个构造层,深层变形样式为正断层组成的地堑、半地堑、反转半地堑组合,浅层变形样式为滑脱断层、冲起背斜构造组合。走向上可划分为狮子沟、油砂山、大乌斯三个构造段,其变形样式分别为深层反转、浅层滑脱垂向叠加组合;深层逆冲、浅层背冲垂向叠加组合;深层背冲、浅层逆冲叠加组合。根据不整合面的空间展布、生长地层的发育时间、构造叠加样式等特点,将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中、新生代演化过程划分为早-中侏罗世裂陷、晚侏罗世-晚白垩世挤压坳陷、古新世-始新世弱裂陷、渐新世...

  • 单位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