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建立改良BISAP评分系统,比较并分析BISAP评分系统与改良BISAP评分系统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及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 新系统的建立: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的1 033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修订版Atlanta分级将其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n=827)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n=206),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资料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AP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得出各独立危险因素的最大约登指数对应的最佳截断值,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赋值为0或1分,结合BISAP评分系统,建立改良BISAP评分系统。新系统验证: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的473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BISAP评分与改良BISAP评分,利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比较两个评分系统对AP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预测价值。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新系统的建立:MAP组与SAP组患者在入院方式、住院天数、是否入住ICU、死亡人数、合并基础疾病、出现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温、NLR、CRP、Alb、TG、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MCTSI评分为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RP(AUC=0.921)、NLR(AUC=0.798)、D二聚体(AUC=0.768)及MCTSI评分(AUC=0.931)对SAP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上述四项指标联合预测的AUC为0.976,与单个指标、两项指标联合及三项指标联合相比,其诊断效能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新评分系统验证:共纳入473例患者,其中MAP组408例,SAP组65例。两组患者在入院方式、住院天数、是否入住ICU、死亡人数、出现并发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预测SAP方面,改良BISAP评分优于BISAP评分(AUC:0.972 vs 0.887,P<0.05),改良BISAP评分>3为最佳临界值。改良BISAP评分在预测AP患者死亡方面也有较高价值(AUC=0.910),但与BISAP评分系统(AUC=0.89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7)。结论 改良BISAP评分在预测AP严重程度方面优于BISAP评分,在预测AP患者死亡方面也有较高的价值,可以比较准确、客观且在早期评估AP患者病情。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