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评估边缘不足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经胸小切口与经颈内静脉封堵术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方法 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边缘不足ASD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胸小切口封堵组26例和经颈内静脉封堵组46例。所有患者均在TEE引导下进行封堵治疗。术前TEE筛选合适病例;麻醉状态下TEE再次评估ASD缺损状态(即ASD最大径和缺损边缘情况),选择合适型号封堵器并引导放置,封堵后即刻记录房间隔血流状态(即残余分流)和封堵器状态指标(即封堵器直径、主动脉端夹角和上腔静脉端夹角);术后3天、2周、6月及12月进行心电图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随访并记录封堵器的脱落、瓣膜损伤等封堵器相关心脏并发症。结果 (1)72例边缘不足ASD患者中69例成功置入封堵器,3例术后出现封堵器脱落并在急诊外科再次微创封堵。2例术后即刻显示有少量残余分流,1例3天后自行消失,1例因封堵器脱落再次封堵后消失。后期随访未见其他封堵器相关心脏并发症。(2)经颈内静脉封堵组封堵器主动脉端夹角、上腔静脉端夹角与ASD最大径呈正相关,主动脉端夹角与后缘残端长度呈负相关,上腔静脉端夹角与房室瓣缘残端长度呈负相关(P <0.05)。经胸小切口组封堵器主动脉端夹角、上腔静脉端夹角与ASD缺损最大径、各残端长度无明显相关(P> 0.05)。结论 TEE引导经胸小切口与经颈内静脉封堵边缘不足ASD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手术方式,TEE能准确评估术前ASD缺损状态和术后封堵器状态,封堵器主动脉端夹角可以量化封堵器骑跨大动脉端的程度,封堵器上腔静脉端夹角可以反映外科缝合加固后封堵器伞面与上腔静脉间解剖位置变化,两者可用于外科微创封堵ASD术后封堵器稳定性的量化评估。
-
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