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下肢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多种重建方式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可疑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CTA检查,并分别采取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CPR)三种重建方法,记录分析三种重建方法所显示膝以上血管、膝以下血管节段数以及血管狭窄程度,随后将三种重建方式相互结合观察血管节段数狭窄程度并与DSA检查相比较。结果 CPR、MIP以及VR三种重建方法显示,膝以上血管节段数比较(763个vs. 762个vs. 766个),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膝以下血管节段数比较,CRP明显优于MIP和VR(454个vs. 405个vs. 387个),而MIP又明显优于VR(405个vs. 387个),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全部下肢血管节段数比较,CPR亦优于MIP和VR(1 217个vs. 1 167个vs. 1 153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TA与DSA检查血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下肢CTA的三种重建方法均能准确显示膝以上血管,CPR显示膝以下血管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工作中对膝以下血管诊断时应三种重建方法相互结合进行综合诊断,以准确评估血管狭窄程度。

  • 单位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