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依托某滑坡在库水作用下复活产生的工程问题,目的是弄清滑坡的变形复活机制和临界条件,为环境影响评估和综合处置提供依据。通过搜集滑坡区历史工作资料,进行了滑坡的过程识别;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了蓄水前后滑坡稳定状态;利用多期次地面调查和安全监测,评估了水电站蓄水对滑坡周边环境的影响机制,结合现场情况提出了最优处置措施,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罗家坪滑坡,初期认定为变形体;中期认定为滑坡,并圈定了其范围;最后,再次复核修正了滑坡范围和滑体厚度;(3)水电站蓄水前金沙江水位较低,滑坡前缘临空,滑坡整体稳定;2012年蓄水至354m,坡体前缘浸水,滑坡复活,既有建构筑物产生裂缝,坡体欠稳定;2013年蓄水至370 m,滑坡变形加剧,既有建构筑物裂缝扩大,坡体临界;继续蓄水至380 m,滑坡变形速率继续加剧,个别建筑物垮塌,坡体临界。可以认为370 m蓄水位为罗家坪滑坡的临界水位;(3)环境影响评估,蓄水前水绥二级路、移民工程均正常使用;蓄水至354 m,二级路、桥梁、民居出现裂缝,不影响使用;蓄水至370 m,变形急剧增加,既有建构筑物裂缝扩大,丧失部分功能,居民搬迁,桥梁封闭;蓄水至380 m,部分民居倒塌。环境影响间接证明了滑坡复活的几个阶段与水电站蓄水密切相关;(4)原位加固处置只能加固二级路以上的滑坡部分,对水下部分没有效果,治理效果有限,建议采取绕线方案。上述结论可以为库区临近工程提供类比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