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水平变化及其与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2013年8月到2014年9月收治的200例择期行PCI术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至2017年9月,随访终点为心脏不良事件(MACEs),比较ACS患者PCI术前及术后各时段的IMA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ACS患者发生MACE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即刻IMA水平高于术前,术后0.5 hIMA水平开始下降,术后6 h下降至正常范围,术后12 h下降至基线水平(P<0.05),两组患者各时段IMA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结束共有94例患者发生MACEs,且MACEs组的IMA水平高于非MACEs组(P<0.05);IMA水平高、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多均是ACS患者长期发生MACE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r=0.541,P=0.015)。结论 IMA水平在PCI术后即刻迅速上升,但是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其水平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是ACS患者发生MACEs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患者长期预后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