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健康门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和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在儿童保健门诊接受体检和保健的120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按婴幼儿年龄分为Ⅰ组(6个月至1岁,35例)、Ⅱ组(1~2岁,45例)和Ⅲ组(2~3岁,40例)。所有婴幼儿均接受常规血液检查,比较3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结果:Ⅰ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Ⅱ、Ⅲ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低于配方奶喂养婴幼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时科学补充食物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低于未及时科学补充食物的婴幼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个月至1岁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最高,喂养方式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此外,母乳喂养时也需要对婴幼儿及时进行补充喂养,以降低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
-
单位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