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滑坡型堰塞坝在我国的堰塞坝中占比最大,分析其形成过程与级配特征对其后期稳定性评价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分析认为,堰塞坝形成过程可分为缓慢滑入型、过流型和回荡型三种类型,在平面形态上多呈长舌状、伞状或扇状分布,具体形态与滑坡体下滑速度、河道形势、山体坡度等有关。颗粒级配在空间上呈反粒序特征,但堰塞坝不同分区颗粒级配受堰塞坝形成类型的影响而有所差别;当堰塞坝颗粒粒径小于10mm的颗粒含量小于10%,大于100mm的颗粒含量大于40%,且不均匀系数Cu小于30、中值粒径d50大于100mm时,堰塞坝更趋于稳定。

  • 单位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