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存在一些习惯性的做法,我们可以称之为"惯例方法",这些习惯做法渗透在很多论著之中,而不为研究者所自觉,对其适用性和有效性更是缺少清醒的反思。尤其是在战国秦汉文学研究领域,这些"惯例方法"极易造成许多整体性问题,甚至让整个研究领域陷入底层垮塌的泥潭。这些"惯例方法"主要有:清晰年代的预设、进化和线性思维、文本内在统一性的假设、文本是作者自我表达的载体和作者全知的假定。这些方法最终使得许多战国秦汉文学的研究变成了一种虚幻的镜像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