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获得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对贝达喹啉(Bdq)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从基因水平分析MTB对Bdq的耐药机制。方法 MTB菌株分离来自NDIP(New Drug Introduction Protection)项目合作医院的189例肺结核患者,其中,130例患者仅提供基线(服用Bdq第1剂前1周内)培养阳性菌株,59例除提供基线菌株外还提供开始含Bdq方案治疗后第2、4、8、12、16、20、24周时收集的培养阳性菌株。采用CMP1BDQ 96孔药敏微孔板检测患者基线MTB分离株对Bdq及另外11种抗结核药品耐药情况,并检测患者开始含Bdq方案治疗后不同时期的MTB临床分离株对Bdq的耐药情况。筛选出对Bdq耐药的MTB菌株,检测其Rv0678、atpE、pepQ、Rv1979c等4个基因的序列。结果 86.2%(163/189)的基线MTB分离株对Bdq的MIC值分布在0.06μg/ml以下,MIC50和MIC90分别为0.03μg/ml和0.12μg/ml;基线MTB分离株对Bdq的原发耐药率为2.1%(4/189);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Bdq获得性耐药率为1.6%(3/189)。4例对Bdq原发耐药患者MTB分离株均检测出Rv0678突变,未检出atpE、pepQ和Rv1979c突变;3例Bdq获得性耐药患者MTB分离株均检测出Rv0678突变,1例检测出Rv1979c突变,未检出pepQ和atpE突变;3例对Bdq敏感性降低患者MTB分离株中有2株检测出Rv0678突变,1株检测出Rv1979c突变,未检出atpE和pepQ突变。结论目前MTB临床分离株对Bdq的耐药率较低,耐药突变均发生在已知基因,未发现新的耐药相关基因。

  • 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