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开发和验证用于预测其术后复发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分期手术治疗的37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资料,包括年龄、FIGO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放疗、化疗、高血压、糖尿病、术前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术前纤维蛋白原(FIB)及术前血清癌相关抗原125(CA125)水平。对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利用一致性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决策曲线(DCA)及生存曲线评价其效能。结果:373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2岁(24~84岁);中位复发时间为15个月(2~77个月),随访期内23例(6.2%)出现复发。复发部位有局部复发12例、肺转移4例、骨转移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门静脉转移1例、脑转移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放疗、化疗、术前NLR、术前FIB及术前CA125与术后复发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肌层浸润、放疗、化疗、术前NLR及术前FIB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结果构建列线图,并对其效能进行评估,一致性指数为0.857(95%CI为0.798~0.916);ROC曲线下面积(AUC)表明,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校准曲线证实了该模型与实际复发的一致性;此外,DCA曲线表明列线图的临床价值优于单个变量。结论:术前NLR、术前FIB、肌层浸润、放疗及化疗是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的独立相关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个体化诊治。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