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萧红的《呼兰河传》与聂华苓的《失去的金铃子》虽属于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女作家的创作,但两位作家却都立足于描绘记忆中故乡的人与事,在乡土书写上有着诸多相似的美学特征。虽创作背景相似,也同样揭示了国民性主题和乡村女性的苦难命运,但不同的地域民俗、方言土语又使她们的乡土书写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本文从两部小说的创作背景与姿态、国民性省思、民俗风情及生命意义等角度来分析其乡土书写的同与异,进而阐释女性视角下乡土书写的美学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