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缺血性卒中病因评估中的广泛应用, 对于非狭窄(管腔狭窄程度<50%)高危斑块的识别越来越多。非狭窄高危斑块在影像和病理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其与卒中发生的相关性在既往研究中也多次被证实。目前对于非狭窄高危斑块的评估手段主要包括超声、磁共振成像、CT和PET。然而, 关于非狭窄高危斑块的评估操作规范及如何判定检出斑块是否为本次卒中的责任斑块仍然缺乏统一标准, 关于高危斑块相关卒中的最佳治疗方案也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未来关于非狭窄高危斑块与临床卒中事件的相关性仍需要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同时需要进一步借助影像明确高危斑块动态演变规律, 开展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 进一步比较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的优劣及最佳时机, 寻找简易评估标准辅助早期治疗。
-
单位清华大学;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