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城市规模应与城市承载系统相匹配,否则,城市的高集聚性、高流动性反而会强化其脆弱性。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新型城镇化,应摒弃过度集中化“做大规模”的冲动,重新审视和重视县城的地位和作用。新发展阶段,县城日益突显出融合城市与乡村、平衡集聚与分散、贯通上层与基层的强纽带功能,成为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的关键;人口流动活跃且“流而不留”,赋予县城鲜明的驿站特性;人口“城乡双栖”“城城双栖”并存,城镇化路径表现为异地生产方式非农化、本地生活方式城镇化,这种接续式城镇化样态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应坚持“流量”与“留量”并聚,优先做大县城人口“流量”;补短板与锻长板并举,着力做优县城服务“长板”;“承上”与“启下”并重,加快提升县城发展“能见度”。
-
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