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近岸海域氮磷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赵乐; 韩丽君*; 刘兰红; 魏君; 韩雪; 赵峥; 蓝文陆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2021, 37(01): 87-94.
DOI:10.19316/j.issn.1002-6002.2021.01.12

摘要

根据2011—2018年河北省近岸海域海水、入海河流、降水中氮和磷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海水中氮和磷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018年,河北省近岸海域海水中无机氮(DIN)和无机磷(DIP)的平均浓度均低于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海域富营养化状况以贫营养和轻度富营养为主,超标(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限值)点位和中度、重富营养区域主要集中在沧州市近岸海域。河北省近岸海域海水中DIN的平均浓度在2011—2014年、2015—2017年呈现阶段性上升趋势,2018年大幅下降; DIP的平均浓度在2011—2013年无明显波动,2014年陡增后开始逐年下降; N/P在2011—2014年无明显变化,2015—2018年呈逐年上升趋势。自2016年起,入海河流中氨氮和总磷的平均浓度、降水中氨氮的平均浓度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近岸海域海水、入海河流、降水中的氮和磷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和协同性,陆源污染输入总量降低是海水中氮磷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应警惕污染物控制力度的不同所导致的海水中生源要素结构的改变,及其引发的潜在海洋生态风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