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动力型锂电池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调查

作者:徐爱国; 朱宝立*; 张恒东; 孙娟; 王飞霞
来源: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3, 41(06): 736-756.
DOI: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3.06.016

摘要

目的 分析某动力型锂电池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评估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及工程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炭黑粉尘、石墨粉尘、其他粉尘、电焊烟尘)、N-甲基吡咯烷酮、金属镍与难溶性镍化合物、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钴及其化合物、氟化物、氟化氢、臭氧、二氧化氮、丁酮、噪声、激光辐射、工频电场、高温等。激光焊接岗位臭氧超标,最高浓度达0.54 mg/m3,岗位作业分级为Ⅱ级(中度危害作业)。装配车间卷绕岗位、入壳岗位、组装点焊和注液机岗位的噪声超标,其中卷绕岗位、组装点焊和注液机岗位噪声作业分级为Ⅰ级(轻度危害);入壳岗位8 h等效声级(LEX,8 h)达90.8 dB(A),作业分级为Ⅱ级(中度危害)。其余各岗位的粉尘浓度、毒物浓度、噪声声级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该企业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个体防护用品配置及职业健康监护基本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结论 该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项目,需关注产生臭氧、氟化氢及噪声危害的岗位,建议进一步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加强个体防护。

  • 单位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