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相关性细菌性腹膜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珍; 姜娜; 方炜; 严豪; 黄佳颖; 顾爱萍; 庞慧华; 张敏芳; 牟姗; 倪兆慧
来源: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5, 31(09): 647-651.
DOI:10.3760/cma.j.issn.1001-7097.2015.09.002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腹膜透析(腹透)相关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发生的腹透相关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腹透龄、残肾功能、局部和全身炎性反应状态、腹透液交换次数、腹膜葡萄糖暴露量等,记录患者腹膜炎发生时相关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根据腹膜炎患者预后将其分为治愈组(治疗后完全缓解且无复发、再发或重现)、拔管/死亡组(结局为拔管或死亡)、复发组(含治疗后复发、再发或重现)。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腹透相关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87例腹透患者腹膜炎发生时的中位腹透龄为27.15(11.15,53.13)个月,共发生347例次细菌性腹膜炎,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130例次,阴性菌71例次,多种微生物感染15例次,培养阴性131例次。与治愈组和复发组相比,拔管/死亡组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发生率较高;腹透龄较长;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高(均P<0.01)。与治愈组相比,拔管/死亡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P<0.01),复发组患者Kt/V值较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非革兰阳性菌感染、hs-CRP升高是影响腹膜炎患者拔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非革兰阳性菌感染、全身炎性反应状态是影响腹透相关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拔管或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