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监测厦门地区岛内外4家不同医院门诊和住院腹泻患儿A组轮状病毒感染基因型特征,为防治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地区4家医院共5 787例年龄≤10岁腹泻患儿粪便样本进行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按检测时间先后顺序对1 435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进行编号,再依序等间隔抽取98份轮状病毒阳性样本,采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样本进行A组轮状病毒G基因型及P基因型分型检测。结果 5 787例粪便标本中A组轮状病毒抗原阳性1 435例,检出率为24.8%。98份轮状病毒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分型G分型结果显示,G9型有68株(69.4%)为主要流行株,其次是G2型5株(5.1%), G1型4株(4.1%), G3型1株(1.0%), G未能分型20株;P分型P[8]型74株(75.5%)为主要流行株,P[4]型5株(5.1%), P未能分型19株。G/P组合基因型P[8]G9型检出63株(64.3%)为主要基因组合型,其次是P[4]G2型5株(5.1%), P[8]G1型4株(4.1%), P[8]G3型1株(1.0%)。结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该地区患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P[8]G9型为主要基因组合型,持续监测A组轮状病毒基因型对该地区A组轮状病毒感染防控及疫苗准入是必要的。
-
单位厦门市儿童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