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叶面积(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与植物生长和资源利用效率紧密相关,研究湿地植物种间和种内SLA和LDMC的差异能够指示植物对湿地环境的适应机制,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胶东半岛桑沟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19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SLA和LDMC,并与鲁西南微山湖红荷湿地测定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桑沟湾湿地19种植物的SLA和LDMC均表现出显著种间差异,变异系数分别为27.8%和30.1%,其中禾本科和豆科植物具有较小的SLA和较高的LDMC。从生活型来看,草本植物SLA显著大于木本植物,而LDMC显著低于木本植物;挺水植物SLA显著小于陆生植物,而LDMC显著高于陆生植物。SLA和LDMC之间在不同生活型中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对于在桑沟湾湿地和红荷湿地均有分布的物种来说,桑沟湾湿地植物具有更小的SLA和更高的LDMC。【结论】桑沟湾湿地植物较小的SLA和较高的LDMC主要受到该地区大风环境以及较为贫瘠土壤的影响,反映该地区植物为适应生存环境可能采取资源保守型利用策略。
-
单位枣庄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