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乳糖不耐受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医院收治的48例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患儿是否合并乳糖不耐受分为乳糖不耐受组(研究组)和耐受组对照组,详细记录患儿入院后腹泻次数、脱水情况,对于两组患儿均采取补水、补电解质、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其中研究组患者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去乳糖治疗。治疗后密切关注及随访患儿腹泻次数及恢复情况,直到患儿在进食后粪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以后,详细记录患儿整个患病期间所需的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腹泻次数及脱水情况上比较(χ2=0.983,P>0.05),但给予去乳糖治疗后两组患者两组腹泻次数均有所减少,但尤以研究组明显(χ2=7.941,P<0.05),但两组治疗后脱水情况均有所改善(χ2=0.684,P>0.05)。通过治疗及电话随访,研究组患者直到患儿在进食后粪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以后总病程为(10.23±5.67)d,对照组患儿为(14.61±8.44)d,研究组患儿病程明显好于对照组(χ2=10.264,P<0.05),但两组患儿在住院天数上比较(χ2=0.581,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感染其本身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其随着患儿腹泻症状的改善、病毒的清除及肠黏膜上皮的修复而有所缓解,但给予去乳糖治疗后其在减轻腹泻次数及病程上有重要作用。
-
单位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