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代以来,西南边疆虽资源丰饶,但“既未能积极开发,复无消极保障,致召外人垂涎"。民国时期,西南边疆的开发不仅主要依靠农业、工业等经济结构的转化与经济资源的开发进行边疆社会现代化变革,且表现为此种开发与建设是建立在主权国家观念的基础上的。在国家化整合的前提下,开发边疆与中华民族复兴密不可分,同时交织着中央与地方实力集团的博弈,体现出边疆建设与开发中的“西南模式”。云南植棉业由此成为原料自给、棉纺织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不仅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在原有经济基础上边疆开发与建设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