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利津县2010年至2020年布鲁菌病病例的三间分布、发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布鲁菌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利津县2010年至2020年布鲁菌病数据,发病时间为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使用描述及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等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利津县布鲁菌病年发病率于2016年到达高峰(49.59/10万),随后逐年回落,2020年最低(12.98/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7.923,P<0.05),高龄组发病率高于低龄组(χ2=69.701,P<0.05),乡镇间发病率差异较大,其中盐窝镇发病率最高(72.42/10万)。人感染布鲁菌病的危险因素为男性、年龄≥61岁、有接触史、参与畜类屠宰或接触屠宰产物、接触家畜排泄物、家中养殖其他畜类(牛)。结论:牲畜流通、屠宰和皮毛交易等各个环节监管不严,从事屠宰的经营业户和养殖户的防护意识淡薄或未采取严格防护是布鲁菌病传播的主要原因。政府履职、部门协作、抓好源头治理、落实畜间监测、淘汰病畜及推广绿色养殖模式是人间布鲁菌病防治的根本;突出宣传干预,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职业防护是人间布鲁菌病防治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