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其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

作者:程欢欢; 杨芳; 高晋; 谭德模; 张明显; 丁海霞*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2020, 50(03): 377-380.
DOI:10.13926/j.cnki.apps.000329

摘要

<正>黄连(Coptis chinensis)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因其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降糖等药用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保健行业[1]。重庆市石柱县是黄连的主产区之一,产量约占我国总产量的60%[2,3]。黄连根茎一般在4~6年采收,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黄连根腐病的发生渐趋加重,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害在栽培第2年即可发病,主要危害根茎部位,平均发病率达40%,严重地块高达80%~90%,甚至绝收[4],严重影响黄连的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