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武事比文艺,源于汉人"射策"之说。杜甫加以巨大的发展,成为他创作诗歌意象、阐述诗歌艺术精妙之理的独特方式,对后人影响很大。杜甫诗论中的以武事比文艺,根据喻体的不同,可分为骑射和战阵两类。骑射方面,杜诗或以"破的"比喻创作之得法,以"飞动"传达以雄健为尚的审美倾向,或将"射策"等陈词化作"穿杨"的生动形象,对中晚唐诗人产生普遍影响。战阵方面,杜诗多用"战胜""笔阵""劘垒""先锋""铦锋"等,表现出挑战古人的自信和追求雄健风格的倾向。中唐元白、韩愈、刘禹锡乃至晚唐陆龟蒙等人于唱酬之际,于杜甫以战阵喻诗尤多取法。但中晚唐诗人更关注喻体(战阵)本身,不断地丰富细节,融入典实,加以戏剧化描写,却鲜有对诗艺本身的阐发。这和杜甫很不一样,体现出中晚唐诗人学杜的局限,以及普遍的争胜意识和流派门户观念对于诗人创作实践的复杂影响。

  • 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