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2020年四川省艾滋病病毒(HIV)检测及病例发现情况,探讨艾滋病疫情及地区因素与HIV初筛机构检测发现情况的关联,为提高HIV有效检出率、制定HIV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20年四川省抗体初筛机构HIV抗体筛查上报资料,收集机构所在地区的艾滋病报告存活感染率、人口学、经济学等相关资料,采用零膨胀Poisson回归模型对HIV初筛机构的HIV有效检出率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 2020年四川省4473家HIV初筛机构共筛查3 781.3 428万人次,HIV有效检出率为0.717‰,零膨胀Poisson回归模型的Poisson部分显示:相较于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和监管场所的有效检出率更高;报告存活感染率、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 cells/μl比例、重点人群筛查比例以及公路客运周转量与HIV有效检出率呈正相关;2016—2020年平均筛查覆盖率、人口净流入率、文盲人口占比以及HIV检测点数量与HIV有效检出率呈负相关。Logit部分显示: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 cells/μl的比例、重点人群筛查比例越高,HIV抗体初筛机构能够检出新报告病例的可能性越高。结论 随着扩大检测的实施,已发现了一定数量的感染者,但仍需在疫情严重、人口流动性强的地区加大检测力度。提高重点人群筛查比例,减少流动人口中初筛阳性者的脱失,增强自愿咨询检测意识以及检测资源的可及性等,是进一步提高HIV有效检出率的重要措施。